碼頭吊機(如岸橋、門座吊、輪胎吊等)作為港口核心裝卸設備,使用前后的檢查是保障作業(yè)安全、設備壽命及效率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檢查需覆蓋機械結構、液壓系統(tǒng)、電氣設備、安全裝置等核心部件,具體內容如下:
一、使用前檢查(核心:確保設備狀態(tài)符合作業(yè)要求)
1.整機外觀與基礎檢查
結構完整性:檢查吊臂、門架、支腿等鋼結構有無變形、裂紋、焊縫開裂(重點關注吊臂根部、變幅鉸點等應力集中部位),表面防腐漆是否脫落、銹蝕(尤其沿海港口的鹽霧腐蝕區(qū)域)。
基礎與連接:門座吊需檢查軌道固定螺栓是否松動、軌道面有無異物(如石塊、油污);輪胎吊需檢查輪胎氣壓、磨損程度(胎紋深度≥3mm)、輪轂螺絲緊固性,支腿墊板是否平整、無裂紋。
安全標識:確認“限載”“禁止超載”“注意盲區(qū)”等標識清晰完整,操作室應急按鈕(急停、報警)標識明確。
2.起升與變幅系統(tǒng)檢查
鋼絲繩/鏈條:
鋼絲繩:檢查有無斷絲(單股斷絲數超過10%需更換)、磨損(直徑減少量>7%報廢)、銹蝕、變形(如打結、扭曲),繩卡固定是否牢固(數量符合規(guī)范,間距≥6倍繩徑),潤滑是否充足(涂抹專用鋼絲繩脂)。
鏈條:檢查鏈節(jié)磨損、變形、裂紋,銷軸是否松動,鏈條潤滑情況,避免卡滯。
吊鉤與吊具:
吊鉤:鉤體無裂紋,危險斷面磨損≤10%,防脫保險裝置(卡舌)靈活有效,轉動部位潤滑良好。
吊具(如集裝箱吊具、抓斗):檢查連接銷軸、鎖閉機構是否完好,吊具橫梁有無變形,傳感器(如扭鎖到位信號)是否正常。
卷筒與導向輪:卷筒鋼絲繩排列整齊,無跳槽、亂繩;導向輪轉動靈活,軸套無漏油,輪緣無破損。
3.液壓系統(tǒng)檢查
油液與管路:液壓油箱油位在“上下限”之間,油液無乳化、渾濁(若變質需更換);管路、接頭無滲漏(無油滴、油污痕跡),軟管無老化、鼓包、磨損(外層鋼絲裸露需更換)。
壓力與部件:啟動液壓泵后,觀察壓力表讀數是否在正常范圍(如起升/變幅油缸工作壓力);油缸活塞桿無變形、銹蝕,密封件無漏油;液壓閥(換向閥、溢流閥)動作靈活,無卡滯異響。
4.電氣與控制系統(tǒng)檢查
電源與線路:電纜無破損、碾壓痕跡,插頭插座連接牢固,接地電阻≤4Ω;控制柜內無粉塵、受潮,空開、接觸器觸點無燒蝕。
操作裝置:操作手柄、按鈕動作靈活,檔位清晰,無卡滯;顯示屏(如負載顯示器、故障代碼)顯示正常,無報錯信息(如“超程”“壓力異?!保?。
照明與通訊:作業(yè)區(qū)域照明(如大燈、警示燈)、駕駛室內部照明正常;對講機、喇叭等通訊設備信號清晰,無雜音。
5.安全保護裝置檢查(強制項)
限位裝置:起升高度限位(吊鉤達到上限時自動停止)、幅度限位(吊臂伸出/縮回至極限時報警并制動)、旋轉限位(門座吊旋轉角度超限時停止)動作可靠,試操作驗證有效性。
超載保護:力矩限制器(顯示實際負載與額定負載比值)在超載時能立即報警并切斷起升/變幅動力,強制停止危險動作。
制動系統(tǒng):起升制動(吊鉤懸停時無下滑,制動輪無過熱)、行走制動(輪胎吊/岸橋大車制動后無溜車)、應急制動(急停按鈕按下后整機斷電)靈敏有效。
防風裝置:門座吊/岸橋的防風鐵楔、錨定裝置是否就位,風速儀顯示正常(作業(yè)風速≤10.8m/s,即6級風以下),超過時禁止作業(yè)。
二、使用后檢查(核心:及時發(fā)現隱患,為下次作業(yè)做準備)
1.作業(yè)后狀態(tài)復位檢查
機構歸位:吊臂收回至最小幅度,吊鉤升至最高位置并固定(避免晃動),大車/小車??吭谥付▍^(qū)域,輪胎吊收回支腿,門座吊鎖定旋轉機構。
負載清空:確認吊具無懸掛重物,鋼絲繩/鏈條無受力,吊鉤處于非工作狀態(tài)。
2.關鍵部件損耗檢查
磨損與變形:檢查吊鉤、吊具有無新的磨損或變形,鋼絲繩是否有新斷絲(尤其吊鉤附近和卷筒纏繞處),制動片磨損厚度是否超標(≤原厚度的50%需更換)。
滲漏與異響:檢查液壓管路、油缸是否有新的滲漏點,電機、減速機作業(yè)后有無異常溫升(外殼溫度≤60℃)或異響(如齒輪嚙合不良的雜音)。
3.清潔與防護
表面清理:清除吊臂、門架上的雜物(如散落的貨物、粉塵),沖洗輪胎/軌道上的淤泥(尤其沿海港口的鹽漬,防止腐蝕)。
易損件防護:對吊鉤、銷軸等活動部件涂抹潤滑脂,關閉駕駛室門窗,切斷非必要電源(保留監(jiān)控、報警系統(tǒng)供電)。
4.記錄與反饋
填寫《設備運行記錄表》,記錄作業(yè)時間、負載情況、異?,F象(如異響、報警代碼),對輕微隱患(如局部銹蝕、螺栓松動)及時報修,重大隱患(如結構裂紋、制動失效)立即停機并上報,禁止再次使用。